Nicky's Blog

印尼见闻 | 一年半的收获

出差一年半,我在想到底我在其中收获了那些?

从自己的所见所闻,简单回忆下:

印尼海关

还记得第一次出差印尼的时候,当天下午的飞机,到达印尼雅加达的时候,已经
傍晚,海关那边,已经排了很多人,而发现一些窗口并没有人,于是我们过去,工作人员
用英语跟我们说需要钱,一个同事过来说,不用钱,这是visa落地签办理处,差点被坑钱。
于是我们乖乖的排长龙,排到我的时候,还是有点紧张,果然,海关的哥们说问我为何没有买
回程票,我说还不确定日期,行程可能有变化,最终纠缠了一段时间,同事里面有个华裔赶紧
上来帮忙,用本地语言跟海关说了一些话,这样才放我通关….

总结:后面多次过去,也听同事交流的经历,才知道印尼这边的海关真的很喜欢坑中国人,另外有本地华裔一起,可解决很多问题。

窗边的风景

第一次出差,我们有个小组,有产品、运营、研发、市场、当时还是很兴奋,心想跟他们混一起,应该可以学到一些东西。那天从雅加达回机场路上,一路上,有个同事说:原来这里的华为这么出名,看,一路上,都是华为的广告,另外一个同事又说:“看,这里还很多telkomsel运营商的广告,跟我们的产品数据对比..”
…..突然间就是,全程我们都是不停的看着高速路面的广告牌,不断地讨论,聊当地的市场动态和我们的产品数据
…..总之,那段时间,不管我们去哪个城市,大家还是继续关注着路边的广告牌还是店面商标,关注他们的设计或者slogon,我至今还记得当时讨论的最热烈的是当地的运营商广告:当地有比较大的是telkomsel、xl、indoset、3,xxxx, 印尼运营商应该是世界上最多的一种吧,当地华裔说之前有差不多10个,虽然是4-5个占大头,但其他还是有细微市场,telkomsel类似中国的电信、而3我感觉是中国的移动动感地带,专门主打学生市场,套餐很实惠,也退出了很多校园wifi热点方案,虽然网络信号整体不如telkomsel,而xl整体的设计风格十分新颖,不管logo还是宣传文案,就想一个互联网新力军。

总结:不管去到那个新地方旅游,记得关注路边的广告牌,它将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最先传递给你文化和市场印象。

深入当地电子卖场

前几天我们走了几个本地卖场,主要目标是买sim卡和本地手机,当地的卖场有点类似中国的
太平洋那种,一个个摊位,有意思的是我们买sim卡的时候,偶然发现一个boss问中文我们来自哪里?原来他是潮汕商人,早期移民到这里,那时候才知道他们称呼广东是南阳。

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发现,看到卖场每一层都有角落有个长队,他们在干啥呢?走近发现,排队基本都是妇女和年轻的小伙,他们一般没有自己电脑,刚刚买完新手机,手机是空的,而排队的服务是帮忙预装手机软件,提供一个套餐,多少个软件多少钱,还提供歌曲mp3下载传输,当时好像是一个软件20rmb还是一个套餐了,当时我们就急了,天啊,不可能吧,自己回家不是可以自己下载吗?难道当地人不知道有手机应用市场app吗?为何要排队,而还需要给钱刷应用的小伙呢?这样真的有市场?后面我们走了几层,发现每个刷机小哥的应用库都是一样的,他们应该算是代理,上层资源库是老板来控制这些生意。当时我们就开玩笑说:我们不用回国了,买个电脑和小板凳,每天刷应用就行啦。哈哈哈,我们说:可以可以。

总结:突然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有那种mp3下载的商店服务,当时大部分都没有电脑,想听歌曲还是需要自己到线下商店给钱叫别人下载录入。只是说他们或许刚好比中国发展慢了几年,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地方还在卖vcd、dvd光盘,而中国现在这个东西基本淘汰了吧。此时,仿佛我们可以预见未来,好像告诉他们,后面这些会发展为怎样的趋势。

寻找差异风土人情

  1. 当地因为很多穆斯林,所以当地女生基本都是围着头巾,当然也有部分工作不戴,虽然他们是穆斯林族
  2. 当地年轻妹子很喜欢戴牙箍,仿佛在他们认为,这是一种时尚的象征。
  3. 本地人听说一天要做4-5次礼拜,每天固定时间就要礼拜,所以你会发现偶尔机场部分人在候机旁边跪着、或者市场有些提供礼拜室,就是专门给这些人服务的。所以当地一款礼拜闹钟类型的app很火,可以设定指定时间提醒。
  4. 当地高校提供了很多wifi portal,在指定区域可以通过连接wifi免费上网,尤其校园里很受学生欢迎,在大型商场里面,也提供了free wifi区域。里面有桌子很椅子,我们称这些地方是给当地人发呆用,因为当地人太闲了。
  5. 当地学生,尤其小学、初中上课时间非常短,很多都是2-3点就可以下课回家了,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社交或者看综艺,学习压力对比中国,差太远了,每次跟本地员工聊天,我们都羡慕确实太幸福了,我们都是苦苦折磨过来呢!当然部分学习不允许上课带手机。

  6. 当地的海鲜很赞,尤其是咸蛋黄的蟹~~

  7. 当地雅加达贫富差距十分严重,很多高大上的mall,但旁边还是很多贫民窟,mall里面的价钱其实大部分跟广州消费一致,可见…不过当地有钱人基本都是华人或者华裔,因为这部的经济基本都是华人做老板,而本地人作为员工服务。
  8. 当地的服务真的周到,不管是酒店或者部分饭店,十分热情,可见东南亚虽然经济没那么好,但服务业确实比国内好多了。更多的是那种淳朴的服务热情而不是机械的笑容,总之体验不同。
  9. 都说东南亚生活节奏慢、拖、虽然没有明显的感觉,但到达二三线城市,总会发现很多人闲坐在路边玩手机之类,我们称他们是”发呆”.
  10. 他们的影院居然还有躺着看的,当时还不信,体验过一把,觉得还不错,还提供御寒被子,部分还有情侣座位,天啊,这个走在国内前列了。
  11. 在当地比较好的是,电影优先比国内早上映,因为审核周期没有或者比国内快,所以经常很多大片都会比国内早3-6个月。但字幕是local,真考验听力啊,国内的片部分也会在当地上演。

  12. 当地币种一般是1RMB=2000IDR,当目前rmb下降了,基本都是1980左右或者更低,所以每天我们都会带着几百万很土豪的样子(不好意思是IDR),其实…另外我们每天都会路过货币兑换店,或者经常需要兑换RMB->IDR,发现这边汇率天天在变,而且变化浮动很大,所以不要瞒着头就兑换,需要看看汇率而定,当然是土豪不用care。

  13. 由于很多城市之间还没有高铁或者地铁,他们出远门不方便,而当地的飞机票不贵,基本都是廉价航空,很多100rmb+就可以搞定,比如亚航和狮航,国内城市飞,所以你会发现,坐飞机的很多普通老百姓,而非个个西装革履的感觉。另外不好的是,部分航班检查好像不是很那个,自己可以携带水,不知是刚好疏忽了还是。

  14. 当地mall和酒店入口都必须有安检,每个门都有保安检测,估计这里之前的恐怖情况太多,偶尔听说炸弹门之类,不过我们基本没听说出事。

  15. 雅加达是全球的堵城,真是第一堵,所以诞生了当地的go-jeck,摩托车中的滴滴。这边摩托车虽多,但真的很守规矩,全部带头盔。

高校调研那些事

记得那时候,大家在2周内,飞了三、四个城市,来回奔波,到高校和工厂街区来做活动和调研,还记得我们吃饭的一家店,苍蝇飞来飞去,基本无法赶走,但没办法,还是得吃,但看看本地人完全不管,任由苍蝇在食物上停留,这种体验,还真是第一次。
他们那边三四线城市英语也不是很好,除了学生,本地工人还是只能印尼语交流,但整体感觉下来,他们学生的英语普及率比我们好。
我们主要搞了些线下活动和随机调研,也到了日惹的互联网村查看,这里当初扎克伯格来过调查,估计是觉得印尼地区的fb用户活跃度高。当时那里是当地互联网传播的地方,村长带领村民通过互联网来宣传自己的产品batik。通过互联网方式来盈利致富。

有一次周末,突然心血来潮,想去当地出名的binus高校调研,就屁颠屁颠的一个人出发,当时下车的时候,发现,天啊,怎么都是华人,感觉好亲切,突然来到天堂的感觉…当时我以为那些人会主动跟我打招呼,或者对我感到诧异,毕竟算外国人在当地,but,根本没人鸟。
当时没想这么多,约上了本地兼职,他是这个学校的,开始了调研,随便抓了好几个华人,后面才知道,原来他们都不会汉语,基本都是爷爷那代过来,中间那代就断了,普通话很多都不会,虽然部分有读华语,总之那天很失望!

攻克难关轶事

当时我们主要做网络性能摸底、解决运营商导致联网白屏和解决产品用户体验。
光是用户体验就提了100多个问题,反馈到国内,看来本地化出差还是必要的,
另外针对白屏问题,还真要本地才能重现,毕竟有运营商的差异,最终也是通过不断调试,一步步对策方案解决…里面都是泪…大家都十分拼搏,为了完成目标。

当地的互联网

后续的出差,通过朋友介绍,逐渐步入当地的互联网圈子,原来当时已经有这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进驻,包括BAT、华为、wifi万能钥匙、猎豹、金山、3G门户、Apus,另外从当地app榜单前30,中国互联网基本占据一半。大家都把自家的产品国际化,包括wechat和qq音乐印尼版,后面发觉,其实国外的互联网圈子,应用说出海的互联网圈子好小,基本都是那批人,大家感情挺好的,偶尔聚聚海鲜,也是海外生活的日常。当时印象最深的是,刚好是wifi万能钥匙类出海兴起,就是针对免费wifi方向,另外部分是直播live系列,基本早餐时都会听他们聊,有趣的是,部分中国人同住一个酒店,毕竟华人圈子不大,早餐也会遇到很多新朋友。
印尼是社交大国,基本年轻人都会装4-5个社交app:line、fb、twitter、path、bbm、whatsapp,真是乐此不彼他们,怪不得扎克伯格都要来这边出差。
….

总结

  1. 锻炼自己的口语,有时候,外语真的要逼着自己说,当你一个人出门在外,没有任何资助的时候,就是你锻炼的时候。另外侧面领悟,学会英语,真的很重要,语到用时方恨少。
  2. 到一个全新的环境,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,不放过每一个身边的风景,比如机场高速的广告牌。
  3. 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,体验当地的文化,通过对比来碰撞灵感。
  4. 认识新的朋友,开拓视野。
  5. 第一次体验跟不同职位人一起办公,比如:BD、PR、PM还有local同事等等。
  6. 重视本地化,要做国际市场,不能只看网上信息,更多的是自己亲身体验和挖掘。